周恒刚_酿酒功臣

  周恒刚(1918-2004年),1918年11月生,原籍辽宁省旅大市。是全国评酒和名优白酒微量成分剖析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37-1942年就学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科;1949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东北专卖总局生产处技师,哈尔滨酒精厂工程师,东北烟酒总公司工程师,轻工业部烟酒局、食品局工程师;1972年8月出任河北省廊坊地区轻工业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先后兼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理事、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白酒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等职。他是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科技大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 中文名:周恒刚
  • 出生日期:1918年11月
  • 籍贯:辽宁旅大
  • 贡献:全国评酒和名优白酒微量成分剖析的主要奠基人之
  • 职位:工程师
目录
宗师风范

  2004年6月16日噩耗传来,“白酒泰斗”周恒刚老先生因患癌症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86岁。他毕生都在为我国的白酒事业辛勤耕耘,甚至就在病重期间、医院已发出病危通知的时候,他仍以极大毅力,在病榻上为酿酒协会白酒工作会议的代表们撰写了数千字的品酒专业论文。

  中国白酒权威沈怡方先生曾回忆说:“我与周工相处了40多年。第一次接触他是在1957年的‘周口试点’工作中。周工对我们这些弟子的最大教诲,就是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应如何为白酒事业拼搏、奉献。”

  沈怡方指出,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说到底是靠“试点”起家的。而周恒刚先生正是中国白酒“试点”工作中一位重要的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白酒在全国工业系统中占有很大比重。但那时的白酒多属小作坊生产,布局分散、管理粗放、技术落后,全国白酒年产量只有10.8万吨左右。当时国家对白酒提出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同时酿酒耗用大量粮食,故还须肩负起为国节粮的重任。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地方工业部1955年组织全国13个省(市)的酿酒技术人员和干部展开了中国酒界有史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技术试点——“烟台操作法”试点。这次试点的主持者就是周恒刚先生。烟台试点在山东烟台、威海酿酒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全国各地的成功做法,以点带面,用不到半年时间完整总结出一套后来被业界誉为“白酒生产大法”的“烟台操作法”,并向全国推广。

  当时酿酒原料多以薯干为主,为节约小麦、推广麸曲(黄曲霉)、强化酒母培养,这次试点围绕培菌制曲、培养酵母及酵母醪、薯干固体酿酒以及高梁糠固体酿酒等操作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使操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迈进,在白酒生产中收效显著,试点推广后的第二年即为国家节约酿酒耗粮12.5万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试点还让人们首次认识到酿酒的原动力是微生物。

  时隔7年后,周恒刚再次主持第二次烟台试点,对“烟台操作法”加以修订:选育了优良曲霉及酵母菌种,补充了合理配料,并对培菌、制曲、酵母、制酒等操作法进行了全面补充完善,使该“操作法”的基本要义最终确定为“麸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入窖,定温蒸烧”。

  烟台试点被后人称之为“试点之师”,“烟台操作法”被誉为白酒生产大法,它在全国的推广和普及使一般原料的出酒率平均提升3%~5%以上。“低温入窖,定温蒸烧”便成为白酒酿造的真谛,时至今日仍是白酒生产的重要指针。

  1964年10月至1966年4月,中国白酒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茅台试点在贵州茅台酒厂举行。此次试点通过对酱香型白酒曲种、酿造工艺、微生物特性及香味成分深入研究、成功检测和科学总结,终于揭开了“茅台”酒的许多千古之谜;特别是此次试点对己酸乙酯的发现和己酸菌的培养,最终证明了己酸乙酯确是窖底香味成分,也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从而对浓香型白酒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而它的主持者也是周恒刚先生。

  周老主持的烟台试点、茅台试点和秦含章先生主持的汾酒试点,被后人并称为中国白酒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试点里程碑”,为白酒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的根本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白酒由一个极其落后的传统产业迈上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周恒刚先生主持开展的一系列白酒技术试点工作,为其成功变革和崛起注入了科技动力:

  1957年4月,周恒刚主持涿县试点时总结的“稳、准、细、净”经验成为提高白酒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1957年10月,周恒刚代表食品工业部组织抽调全国11个省(市)酿酒工人和技术人员60余人,在河南周口酒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橡子酿酒试点,突破了代用原料酿制白酒的技术难关,为国家大大节约了粮食;

  1964年,周恒刚主持的锦州凌川试点,完成专题试验报告13项,对白酒生产技术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1973年,周恒刚代表轻工业部与辽宁省一轻局组织省内外技术人员在金县举行试点,采取固态法酿制香料酒、液体发酵蒸馏除杂作基质酒手段进行固液勾兑,使液态法白酒质量水平显著提高;

  1975年,周恒刚组织黑龙江省内外技术干部举行玉泉试点,极大提高了东北三省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品质……

从1953年,调入中央地方工业部到“文革”结束的20多年时间里,周恒刚先生组织带领全国酿酒科技工作者开展了长期而大量的技术试点工作,廊坊“六度管理”、金陵“代料提质”、昌平“麸曲酱香”、湖南常德、甘肃天水等试点,无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白酒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白酒事业做出了巨大而卓越的贡献。

  历经50多年不断摸索、实践和总结,中国白酒在品评理论、技术与方法上业已形成一套极其完备的工作体系,培养出了一支数量可观的高水平评酒技术队伍。

  著名白酒专家高月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国白酒的感官鉴评工作,从无到有,从幼稚到完善,直至发展到今天的至高境界,这当中凝聚了周老太多的心血和智慧啊!”

  所谓白酒感官鉴评,简单说就是借助人体的感觉器官对白酒“色、香、味、风格”等感官指标进行评定。这种鉴评方法因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性,而成为任何化验分析均无法取代的一种重要质量鉴评手段。

可以说,白酒感官鉴评体系的形成,与中国白酒的五届评比息息相关。自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到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特别是周老亲自主持的第三届评酒会,为白酒感官鉴评工作构筑了坚实平台。沈怡方先生指出,“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开端,它创造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无论对现在还是将来都极具价值。通过这种严谨的考核方式,我们不仅确保了名优白酒品评上的科学、准确和规范,而且还在全行业当中陆续培养出了一支由国家、省、企业三级评酒委员组成,人数超过万人的白酒品评技术大军。这其中周工功不可没。”

  20世纪50年代初,为解决酿酒耗粮问题,周老独自赶到黑龙江海林地区调查酿酒代用原料橡子的资源情况。当时海林属牡丹江管辖,下了火车还得走40多公里。寒冬腊月,大雪封山没膝深,他硬是徒步走到了海林。

  1975年在玉泉试点,一蹲就是几个月,那时条件艰苦,周工竟然连块豆腐也没吃上,可他却一次也没抱怨过。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一回上“曹雪芹家酒”考察。出发的头天晚上,周工突然打电话让人带上工作服。他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酒厂,他都要亲自下一线实地考查、解决问题。

  周心明,周老最小的女儿,曾经说,“我们小时候,好像爸爸永远不在家。那会儿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总得把北京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然后给爸爸寄给到外地去。记得有一年春节刚过,我爸忽然从酒厂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个小包,我们抢过来一看,里面竟然是红薯,而且每个孩子正好一块,当时别提多高兴了!那是酒厂发给爸爸的,他舍不得吃,特意给我们带了回来。”

  学无止境、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这是周老另一个可贵的品质。他可以说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对新知识、新事物永远充满浓厚兴趣,且接受起来特别快。

  高月明指出:“周老不仅是中国白酒界的泰斗,而且对日本、韩国、俄罗斯、法兰西的酒史文化、工艺技术也拥有广博的知识,并善于取人之长,为我所用,创新发展。譬如当年麸曲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鉴了日本的某些菌种,培养转化、洋为中用的。”

  “周老最让我钦佩的是他60岁以后还在学第二门外语。他的日语很好,但他不满足,还在学英语。记得那时出差,他老带着本英文小册子,每天早晨起来背单词。精神实在可嘉!”高景炎由衷地说。

  周恒刚先生一生爱国敬业、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淡泊名利。他待人真诚,谦逊和蔼,善于团结同行,同心协力,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和特长;他特别关心晚辈,提携后进,注重人才培养,一生中收纳和教诲过无数弟子,可谓桃李满天下。

  周老的高徒、安徽口子窖集团张国强副总经理曾深情地回忆道:“周老对我们既有慈母的宽厚,又有严父的苛求。前些年我受集团委派,曾一度主抓市场营销。周老听说后发了大火,他亲自找上门来对我说:‘你是搞技术的,绝不能荒疏了专业、毁在市场上。马上退下来,老老实实去抓你的技术管理!’我尊重周老意见,后来重新回去干我的老本行。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我在质量管理和产品研发方面无疑可以发挥更大作为。当初周老的发火,实在是对我最大的关爱!”

  周老的一生,是为中国白酒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一生。即便是退休后,他仍倾心致力于白酒事业的承传、创新与发展。近几年,每逢新春,都有人前去登门拜望他老人家。但即使是在他病情日重的日子里,他谈论得最多的依然是白酒行业里的热点问题,看的最多的也仍旧是他即将发表的酒类新文稿。

  这就是周老,他为白酒的艰难而焦虑,他为白酒的发展而欢畅,他为白酒的未来而冥思苦索。

论著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撰写各种专业论著1680多万字,“泸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的选育与防止老化的研究”、“酱香型白酒香味成分的研究”、“生料酿制白酒及其推广应用”、“浓香型白酒工艺改革研究”、“产酯酵母在凌塔白酒中的应用”、“少康酒酿造工艺”等科研成果多次荣获国家、部、省级大奖;其中《烟台酿酒操作法》、《烟台酿制白酒操作法》、《麸曲酵母》、《糖化曲>、《白酒生产微生物》、《白酒生产工人基本知识》、《窖泥培养》、《酿酒大曲》、《白酒品评与勾兑》、《白酒生产指南》、《白酒生产工艺学》、《古今酿酒技术》、《50年白酒发展纪实》等,不仅成为白酒生产和研究的必备资料,有些还被指定为大学的正式教材。

业绩

  1949年在东北三省推广麸曲酿酒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954年在山东省黄台酒精厂创立添加酒精糟液制麸曲,提高曲糖化力及酒精得率,节约制曲原料。

  1956年涿县试点:总结出“稳、准、细、净”操作法在全国推广,对曲酒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

  1957年周口试点:研究总结野生原料橡籽酿酒,选育黑曲霉在全国推广,收到良好效益。

  1963年修订烟台操作法:总结自推广烟台操作法以来,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科研成果,予以修订与补充,在全国生产管理及技术上起到了推动作用。酸菌分离与人工培育,开始对白酒香气成分进行剖析。

  1973年金县试点:总结提高普通白酒质量及出酒率。提出“液体除杂,固体增香,固液勾兑”工艺。

  1974年玉泉试点:总结提高浓香型大曲酒质量,提出“增己降乳”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1985年生料酿酒:选育生料糖化菌种、生理及工艺条件试验,在保持原有白酒香味基础上,提高出酒率。降低煤耗、电耗30%,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1988年北斗试验组:组织四省七厂科研人员,对浓香型白酒窖泥进行研究,窖泥人工培养,防止老化,微生物试验等,在全国各地推广,收到较好效果。

  1963-1984年,主持全国第二、三、四届评酒工作。

参考资料
酒类百科内容(包括附图)均由网友上传,如有涉及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为保护原作者个人权益,未经允许,禁止商业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www.cnjiuzhi.com。
周恒刚_酿酒功臣 周恒刚_酿酒功臣图册
相关资讯
最新精选
  • 白酒周恒刚_酿酒功臣
    周恒刚_酿酒功臣周恒刚(1918-2004年),1918年11月生,原籍辽宁省旅大市。是全...
大家爱看

酒志网客服热线:13949020132 老酒回收联系:13462399009  QQ群:酒志网会员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24 备案号:豫ICP备16020934号-2 ICP证:豫B2-20213045
中国酒志网集名酒收藏,老酒回收投资交易及白酒文化知识门户网,提供国内最全的酒类资讯及陈年老酒和名酒收藏价格查询
提供专业的陈年老酒及老酒在线拍卖交易和免费真伪鉴定服务,汇聚国内一线白酒品牌。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假酒.过期酒.劣质酒等产品信息  


新浪微博

安卓客户端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428号